梨星毛蟲
時間:2017-10-12 08:03
梨星毛蟲又名餃子蟲,屬鱗翅目,斑蛾科。分布較廣,除為害梨外,還為害蘋果等。
為害特征:以幼蟲為害,開始取食芽、花蕾與嫩葉,葉片長大后則吐絲綴葉或將葉片正面對合卷成餃子狀,或連結數葉疊在一起,潛居其中取食葉肉,殘留葉脈和表皮成篩網狀,嚴重時可把全葉吃光。1頭幼蟲,要串葉結苞多次,造成葉片枯落,影響樹勢和結果。
梨星毛蟲圖示
發生規律:一年1代。以2~3齡幼蟲在枝干樹皮裂縫中結繭越冬。幼齡果園樹皮光滑,幼蟲多在樹干附近土壤縫隙處結繭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梨發芽時破繭爬出,在花芽鱗片內取食萌動芽和花蕾,展葉后,則吐絲綴葉成餃子狀為害。5月上、中旬老熟化蛹,蛹期10天左右,下旬大量羽化。成蟲活動力及飛翔力不強,無趨光性,白天靜伏葉背,黃昏后產卵于葉背。卵期7~10天。6月出現新幼蟲,不再吐絲綴葉,僅在葉背啃食。食葉片成網狀。7月上、中旬后,作繭越夏、越冬。
防治方法:1、冬刮翹皮,集中燒毀。2、3月上、中旬樹行帶上撒敵百蟲或西維因毒土。3、花前3~5天噴藥一次,花謝2/3時再噴一次。有效藥劑有90%敵百蟲1000倍液或1000倍液的殺螟松或萬靈或者2000倍液的滅幼脲3號。6月下旬、7月初再噴一次。4、花謝后摘除蟲苞。5、人工捕殺成蟲。在成蟲發生盛期,早晨露水未干時,樹下墊布,震樹捕殺。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