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時候給蔬菜澆水,有的農戶甚至在作物開花期而且土壤并不缺水的情況下進行澆水,不僅造成蔬菜根系腐爛,而且還引起落花落果,嚴重影響作物的產量。本次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判斷蔬菜是否澆水。
一、根據土壤含水量進行判斷
對于沙壤土和壤土來說,一般取10厘米深的土,如果手抓成團,稍一用力就會有水擠出,此時的含水量相當于100%,需要控水;如果手抓成團,無水擠出齊腰放下落地不散開,此時的土壤含水量在85-95%之間,也需要控水;
圖片如果手抓成團,無水擠出齊腰放下落地散開,土壤含水量則相當于60-80%之間,表示墑情適宜,不需要澆水;如果土壤抓不成團,表示土壤缺水,需要澆水。
二、根據蔬菜生長特性判斷是否澆水
種子萌芽期 :要求充足的水分,所以應在充分灌水或在土壤墑情好時播種;幼苗期:需水量不多,但根分布淺,易受干旱的影響,所以要保持一定的土壤濕度;營養生長期:需水量較多的時期,但水分不能供應過多,以抑制莖葉徒長,促進花和果實的形成;開花結果期:對水分要求嚴格,水分過多,易使莖葉徒長而引起落花落果,水分過少,也會導致落花落果,所以此時期應適當控制灌水;果實膨大期或結果盛期:需水量急劇增加,并達到最大量,應當供給充足的水分,使果實迅速膨大與成熟。
三、根據蔬菜長勢判斷是否澆水
清晨葉片邊緣有水珠(吐水),葉片挺拔,說明水分充足;如果清晨葉片不吐水,接近中午時開始萎蔫,說明植株缺水,再查看土壤的狀況進行判斷,判斷缺水后應該及時進行澆水。
四、根據季節判斷是否澆水
冬季及早春季節,此時應少灌或不灌水,如果植株確實缺水,應小水灌,不宜大水漫灌,且應選擇在晴天中午;3月份至6月份外界溫度逐漸上升,此時灌水量應逐漸增大,但是每次灌溉量不宜過大;6月份至9月份灌溉要根據降雨情況確定,如果雨水較多、空氣濕度較大,應當少灌,如果雨水少、天氣干燥,應適當增加灌水次數和灌水量;9月中旬開始應根據作物生長和天氣情況,灌水量應逐漸減少。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注意給蔬菜澆水的一些位置,雖然蔬菜同在一個大棚當中,不過因為位置的不同,所以也會出現一些的差別,一般的的情況就是面向太陽生長的就要多澆水,背對著太陽生長的就要控制澆水的量,不要因為水分過多影響蔬菜的生長,這些都是我個人對大棚蔬菜在冬季澆水的一些心得,請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