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入汛以來降水偏多影響,遼寧部分地區出現不同程度洪澇災害,病蟲害呈偏重發生態勢。目前,正值糧食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抓好糧食中后期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控,對奪取全年糧食豐收作用重大。為全力抓好中后期糧食生產,努力實現抗災奪豐收,遼寧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全力抓好糧食生產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控努力實現抗災奪豐收工作方案》。
遼寧省提出,要把抗災奪豐收、穩定糧食生產作為當前“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抓細、抓實防汛工作,全力以赴奪取糧食抗災奪豐收,力爭受災較重地塊少減產、受災較輕地塊不減產、未受災地塊多增產。
重點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病蟲害監測預警。健全病蟲害監測網絡,發揮遼寧全省56個省級重點監測站及市、縣兩級植保機構設立的田間病蟲監測點作用,持續落實病蟲害監測制度,準確掌握后期重大病蟲害田間發生情況,科學研判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及時發布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遼寧省大連地區已經監測到草地貪夜蛾成蟲,各地要繼續加大監測力度,并根據發生實際,認真研判其發生趨勢和幼蟲危害范圍,科學制定重大病蟲害防控措施。
(二)開展病蟲害應急防控。針對當前玉米葉部病害、水稻穗頸瘟、谷粒瘟、枝梗瘟等重大病蟲害發生情況,繼續開展好重大病蟲害應急防控,重點保玉米棒三葉和水稻旗劍葉安全。在朝陽、錦州、阜新等病蟲發生較重地區,大力實施重大病蟲害應急防控,采取點殺點治和統防統治相結合的措施,實現“蟲口奪糧”促豐收。遼寧全省統防統治面積與綠色防控融合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重大病蟲害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
(三)落實玉米補肥增產措施。當前正值玉米產量形成關鍵期,泡水、過水地塊,要及時排水,增加土壤通透性;植株生長發育滯后以及發生漬澇的田塊,要及時補充養分,既可單獨作業,噴施氨基酸水溶肥、鈣鎂鋅等中微量元素肥料、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料,也可結合病蟲害防治同步進行噴施肥料,實現“一噴多防”,及時補充養分供應,提升植株抗倒能力,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提高產量。
(四)落實水稻促早熟增粒重措施。水稻晚熟品種和貪青晚熟地塊,要組織噴施葉面肥、生長調節劑,落實好防早霜、促早熟措施。徒長地塊,增加粒重和籽粒成熟度是下步重點,要根據水稻葉色變化、前期施肥量等因素適時適量追施氮肥和葉面噴施磷鉀肥。同時,要兼防灰飛虱、二化螟病蟲害,可在促早熟作業時添加安全間隔期短、安全性高的殺蟲劑,開展灰飛虱防治作業,防止灰飛虱集中上穗危害(稻蟹、稻魚綜合種養田塊慎用)。
(五)持續抓好農業防災減災。農田或溝渠仍有積水的地塊,以及農田溝渠尚未完全疏浚、尚未與干渠支渠相連通的,要抓緊組織鄉、村或指導農民搶排積水、疏浚溝渠,減少作物受淹漬時間,降低對作物生產發育的不利影響。要密切關注后期災害性天氣變化過程,及時發布天氣預警信息和農業防范建議,指導農民提前落實各項防災減災措施。一旦發生洪澇、臺風災害,要及時組織農田抽水排澇,科學扶正倒伏作物,適當增施葉面肥或生長調節劑,把災害影響降到最低。要積極與防辦、水利等部門溝通,充分發揮各部門防災減災物資和隊伍的作用,形成抗災救災保秋糧豐收的合力。
(六)積極做好秋收氣象服務。提早與各級氣象部門加強溝通,及時會商研判,提前分析初霜凍日期、各重要作物最佳收獲期等關鍵農事氣象信息,加強秋收期間天氣預測預報,提高氣象預測預報信息的精準性。要聯合氣象部門,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以及手機短信、微信等方式,以及直通式氣象服務等渠道,及時發布秋收氣象信息和農事建議,指導農民科學合理安排秋收作業。
(七)推廣適時晚收作業。受前期陰雨寡照影響,玉米等作物生育期延遲,要充分利用玉米等作物的后熟作用適時晚收,適當延長后熟生長時間,充分發揮根莖儲存養分向籽粒傳送的作用,提高產量和品質。要加強技術指導,結合當地氣象條件、作物生長發育進程等實際,安排收獲時間,既要防止過早采收,成熟不夠、傷鐮減產,又要防止過晚采收,倒伏落粒、遇雨受潮。
(八)抓實農機作業服務組織調度。加強機手作業技術培訓和機具調試檢修指導,提前做好農機供給、維修服務、優先優惠用油的協調準備。及早組織發布對接農機作業服務供需信息,針對性做好機具調度,精心組織跨區機收,最大限度擴大機收面積、加快收獲進度。充分發揮農機搶收主力軍作用,組建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不斷提升農機手應急作業技能水平和農機裝備水平,確保關鍵時候有機可用、有人可用,努力提升作業質量和效率。
(九)狠抓糧食和油料作物機收減損。強化機收減損工作,廣泛開展大宣傳、大培訓、大比武活動,加強農機手隊伍管理、指導和培訓,不斷提高減損技能和作業水平,推動機收作業實現精細高效、提質減損,切實降低機收損失,提高收獲質量,努力實現顆粒歸倉。大力推進花生等油料作物機收減損。
(十)做好糧食產量調查分析。分區域、分作物并根據是否受災及受災程度,開展糧食生產形勢田間調查,分類調查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畝株數、畝穗數、穗粒數(株粒數)和粒重等產量形成因素。適時召開糧食生產形勢分析會,上下聯動,科學分析預測糧食產量情況。與統計部門、氣象部門加強會商分析,綜合分析全年糧食產量。
(十一)提早啟動農田排澇項目建設。抓緊開展規劃設計,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及早啟動秋季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補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短板,提升我省高標準農田排澇能力。要與水利部門加強協同配合,加強農田排澇工程建設,推動農田排澇建設項目清單化、項目化、工程化落實,不斷提高農田灌排能力。要與財政部門加強溝通,及時、足額撥付項目資金,確保項目建設進度和質量。
信息速遞
資訊內容
最新資訊更多》